新廣武城

  新廣武城位于雁門關北隘口處,原名廣武隘城,廣武營、廣武站,俗稱新廣武城,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是吉安侯陸仲亨所建,它位于雁門關北10公里,萬歷三年增修(公元1575年),復修為雁門關守衛所,城墻是內土外磚結構,堅固雄偉。左右與長城連為一體,雁門關的許多重要軍事設施多設于此。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座城門是一座磚碹拱型建筑,古城設有4關:東關、南關、大北關、小北關,現在我帶大家登上大北關的城樓,(石碑旁邊的龜狀物,稱為“霸下”) 門額上嵌有石匾,“三晉雄關”雖然現在因風化字跡已看不清了,旁邊的這些刻花都屬淺浮雕。城周長約2公里,城高10米,底寬4米,通體包磚。新廣武城由山甕城、中城、南甕城三道防線,中城形如簸箕,南甕城形如斗狀。故有“金斗銀簸箕”之稱。城池造型奇特,城防堅固,全國絕無僅有。是古代軍事建筑經典之作。舊廣武城始建于遼代,而新廣武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但保存卻遠不如舊廣武,所以當地人們說“新廣武不新,舊廣武不舊”。(東陘關)

  1937年夏季,一場無情大水把新廣武隘城沖毀,老龍灣內的三關廟,慈禧太后曾住過的來盛店和上百間民房,店鋪無一幸存,具有560多年歷史的廣武隘城毀于一旦。

  《狗爪蓮花城的故事》

  聽老年人傳說,當年二郎神率賽虎家犬追趕一妖怪,追到廣武,妖怪飛身藏于蓮花城內,賽虎家犬一看妖怪隱藏,順著南門飛身而下,留下了狗爪之印。也有人說是守廣武將士領著邊防犬留下的爪印,不管怎么樣說,廣武大北關、南門有狗爪蓮花之印。

  《一塊石頭蓋個廟》

  傳說晉文公北巡視察民情,走至塞外,發現瘟疫,民眾死亡嚴重,生孩子成了問題,大臣奏本修建奶奶廟,晉文公隨即下旨擇地蓋廟,聽信術士在一塊石頭上蓋了一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