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仁市海北頭鄉海北頭村憑借“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的生動實踐,被認定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這個曾以傳統農業為主的村落,通過“黨建引領產業興、黨員帶頭環境美”的創新路徑,走出了一條產業就業雙促進、生態經濟共繁榮的鄉村振興之路。

走進坐落在懷仁市海北頭鄉海北頭村的懷仁市永祥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工人們正熟練地在各自崗位上加緊生產。負責輥壓工作的魏建興是海北頭村人,自打村里有了陶瓷廠,他和妻子足不出村變身產業工人,收入上也更有保障。魏建興說:“在這工作了8年,我們兩口子每個月能賺八九千元,父母孩子都能照顧到,挺好的。”

出了“家門”就進“廠門”。如今,像魏建興夫妻一樣,海北頭村有300多人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該村村民吳建華也說:“20多年了,我家就我一個勞動力,在這里工作還能照顧家里,一個月掙四五千元,挺好。”懷仁市永祥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廠長張生龍說:“從建廠以來,周圍村莊的員工能占到我們總廠員工的50%到60%,整體的年收入平均一個工人能達到6至7萬元,解決了我們周邊村莊的就業問題。”

依托城郊結合的區位優勢,近年來,海北頭村陸續發展了陶瓷廠、磚廠、養殖場等13家企業,構建起“陶瓷主導+多元支撐”的產業格局,帶動周邊10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村黨支部創新設立種養業、陶瓷業、建材業、運輸業4個特色黨小組,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精準服務產業發展。在產業興旺的同時,海北頭村還推行“黨建+網格化”治理模式,著力改善人居環境。懷仁市海北頭鄉海北頭村黨總支委員趙云蘭說:“將全村劃分為15個網格,每個網格由網格內的黨員擔任網格長,負責組織村民清理垃圾和后期管護。今年以來,硬化道路2200平方米,鋪設下水管網500米,硬化街道1000多平方米,安裝路燈136盞,清理陳年垃圾1200立方米,整理‘四堆’113處。”

如今的海北頭村,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產業發展活力日益奔涌,文明新風更是撲面而來,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讓村民的生活更有質感,也更有溫度。村民劉春香說:“村里打掃的衛生挺干凈,人們出來打打牌、跳跳舞,心情挺快樂,鄰里關系挺好。”懷仁市海北頭鄉海北頭村黨總支委員趙云蘭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文明創建,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保護文明村創建成果,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豐慧?張一波?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