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7月底至今年5月底,我們已累計承接泰國等東盟國家價值總計1788萬元的訂單。”7月初,在位于泰國曼谷的山西應縣陶瓷國際區域展示展銷中心(以下簡稱泰國倉),山西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會長、“泰國倉”負責人代保柱通過電話向記者分享了這一好消息。這座集中展示應縣生產的1000余款日用瓷產品、面積1750平方米的海外倉,現已成為山西日用瓷產業開拓東盟市場的重要支點。
朔州市擁有應縣、懷仁兩大陶瓷產品生產基地,年產能達38.5億件,是“山西瓷”的典型代表、全國產能規模最大的日用陶瓷生產地區,其陶瓷產品出口東盟已有20多年歷史。
泰國是東盟重要成員國。為推進應縣陶瓷產業外貿轉型升級,2024年7月28日,由應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300萬元建設的“泰國倉”,在曼谷星邁黎亞商貿城正式啟用。該倉由泰國專業銷售公司負責運營,著力構建“展示—倉儲—物流—線上營銷—線下批發”全鏈條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應縣瓷”“山西瓷”在泰國及東盟市場的競爭力。
“依托‘泰國倉’的展示功能,我們首次實現自主品牌直銷,扭轉了長期貼牌代工的局面?!睉h五星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程志強說,自去年8月以來,該公司新增出口訂單362.8萬元,同比增長40%。據悉,目前應縣已有11家企業的產品入駐曼谷核心商超,并借助跨境電商平臺,日均銷售量達1000余件,產品銷往東盟各國?!啊轿鞔伞诤狭颂﹪數仫L格,釉色瑩潤、品質可靠,深受泰國消費者青睞?!碧﹪袌鲋饕献骰锇镃M集團副總裁蘇蓬·烏塔瓦納帕迪如是評價。
“泰國倉”采用“前展后倉”的模式,使應縣陶瓷企業出口至泰國的小批量訂單物流時效從45天縮短至72小時。應縣陶瓷行業協會會長李峰介紹,這一模式使當地企業出口至泰國的自主品牌產品利潤平均提升25%。
政府投資、企業運營、市場運作,“泰國倉”運行機制有效降低了跨境貿易成本,促進了中泰兩國產業鏈協同發展。代保柱表示,“此舉在提升‘應縣瓷’‘山西瓷’的品牌國際影響力上,有效拓寬了內陸地區對外經貿合作模式?!保ㄔ纵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