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縣,曾因風沙肆虐、土地沙化被稱為“不毛之地”。如今,這片土地卻因沙棘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右玉縣氣候干旱、風沙頻繁,生態環境脆弱。為抵御風沙侵襲,右玉在不適宜植樹的地塊大規模栽植沙棘。沙棘具有耐干旱、根系發達等特點,其龐大的根系能夠深入地下,牢牢抓住土壤,有效減少水土流失。經過多年努力,右玉縣有沙棘林30萬畝,占到全縣林木覆蓋率的六分之一。
沙棘不僅在防風固沙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還改善了當地的土壤結構和生態環境。它為其他植物的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恢復,讓曾經的荒漠逐漸變成了綠洲。
據了解,右玉縣是全國沙棘進入產業化開發的起步之地,也是全國30個沙棘產業建設重點縣之一。早在1984年,右玉縣制定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沙棘事業的決定》,同年設立了全國第一家沙棘加工企業“右玉縣沙棘飲料廠”,并成立了“右玉縣沙棘研究所”,為沙棘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右玉縣立足良好的生態條件,大力發展沙棘產業。此前年產沙棘果上萬噸,經沙棘資源改造和品種優化后,產量提升至年產3萬噸以上,且沙棘果和沙棘葉均通過雙有機認證,為產業化發展提供穩定原料。同時,右玉縣新建600畝沙棘良種繁育基地,自2022年起引進24個優良品種并在300多畝土地定植,還新建8棟總面積60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為沙棘改造和提質增效提供充足苗木。
當前,沙棘已成為右玉縣的特色支柱產業,現有沙棘生產加工企業12家,產品品類豐富,年產值3億元以上,每年為全縣沙棘果農增收2000萬元左右,并帶動了物流運輸業、包裝業、旅游業等的全面發展。
以當地一家沙棘生產加工企業為例,該公司是一家集沙棘資源種植、產品研發、營養健康產品精深加工、技術服務和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現代民營企業。目前,該公司正在新上二期精深加工項目,引進超高壓殺菌等先進技術,改變傳統工藝,實現沙棘果、葉、籽綜合利用,生產功能性食品,提供“生態+營養+藥用”的大健康模式。
此外,該公司還建成沙棘博覽館,全面系統的介紹沙棘相關知識及右玉近75年來在沙棘各環節取得的成績,豐富產業文化內涵,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深度融合。
該公司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曹滿介紹,公司與縣域內5個沙棘種植專業合作社及300多個農戶結成沙棘果原料供應關系,并簽訂收購合同。截至2022年底,累計向農民收購沙棘果7130噸,給農戶增加收入3870多萬元,同時帶動當地物流、包裝生產、旅游業等相關產業增加收入200多萬元。
右玉縣70多年來致力于沙棘種植,其沙棘產業被列為全國沙棘開發實驗區。該縣借助科技創新成果,研發沙棘原漿、沙棘油等附加值產品,延伸產業鏈。通過產學研合作,推出凍干沙棘全果粉等功能性產品,豐富產品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2024年“右玉沙棘”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推動沙棘產業向品牌化、規范化發展。(劉小紅)